网上有关“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详细介绍如下:
一、《象棋诗》:
原文:象棋终日乐悠悠,若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解析:王守仁少年时期迷恋下象棋,所谓寝食皆废,他母亲多次劝说无效,一怒之下便将他的棋子倒进大河中。王守仁心若刀剜捶胸顿足,便哭出了这首怪诗。
赏析:这首诗联想丰富怪诞,幽默风趣隽永,有儿童诗的特色。但是最后一联年少的王阳明以卧龙自居,可见他小小年纪就立下了高远的志向。
二、《中秋》:
原文: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解析:去年中秋节先是阴云密布,但最终天晴见月,今年中秋却一直阴云满天。人的一生本来中秋圆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况一个人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不过我的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圆月,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赏析:人心就是一个世界,外在事物不过是每个人主观的映射,我为我天地主宰,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客观的不能改变的事物,不必去强求,每个人努力让自己的心与所依存的这个世界相处融洽,即是致良知的功夫。
三、《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原文: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解析: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孔子,都是圣人,只是被外物迷惑遮掩,如今将真实的心灵世界展示出来,每一个心灵都是具有良知的。问您每日因为何事而行色匆匆?恐怕您把时间浪费在了外界的纷纷扰扰中。休要说去往'圣'的境界没有法门,良知正是其原理途径啊。
赏析:良知之于我们,就像一个指南针,外界的千变万化总是能从内心找到源头。以前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想方设法的从外界探求原因。天地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唯独有良知,这便是宇宙的本源,将自己的无尽宝藏丢弃在一旁,却拿着钵去乞讨。
旅行散记:寻访阳明洞
王阳明的心学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28、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文/王少明
初春时,在沈阳参观张氏帅府,纪念馆中有一幅张学良曾被幽居在阳明洞的照片,山洞上面 “阳明先生遗爱处”几个大字颇为显眼,在照片前,出神了很久。
实地寻访阳明洞则是另一番感受了。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阳当地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润,多雨水天气,气候凉爽,乃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恰好赶上个大晴天,乘车到修文县城,车行山间,群山苍翠,郁郁葱葱。修文县城距贵阳市区大约30公里,因行车速度较慢,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修文县。
县城面积不大,很多楼宇依山而建,下车后,步行大约一千五百米左右,到了阳明文化园,阳明洞就在园中。园子为今人所建,大门气势恢宏,正门有 “知行合一”四个大字,正门的右侧是阳明纪念馆。
进入园中,来此参观的人甚少,行走了一会,遇一妇人携孩童向外走,所问之后,方知阳明洞就在山背面。
奔着指点的方向寻来,园中依然冷冷清清。
眼前一座扇形之山,上有古树参天,顺着侧面石阶拾级而上,迫近山洞,心情更为之激动。石阶附近有密密麻麻的竹林,向里望去,树木交错,树根覆盖着厚厚的青苔。
向上行进,绕到山之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何陋轩”,当地群众自发为阳明修建的居室,源于“何陋之有”之意。向前约数百步,山体的中间部分,便是阳明洞。洞口苔痕苍绿,藤萝密布。山洞深约几十步,宽约十余步,高度恰有一人多高,四壁石乳凝结。入口处宽阔,越向内部变得越加狭窄。洞中水滴声不断,脚下汇集成小小的水溪。此时洞中空无一人,唯有滴滴答答的滴水声,仿佛在提示着时间的流逝。
山洞上方有明万历年间贵州宣慰使安国享书“阳明先生遗爱处”,几个大字颜色虽已变浅,仍能依稀可辨。山洞内部的侧面及顶部均有题字,皆为到此来寻访之人留下的题字,最早的是万历年间,其后历朝历代都有题字。
从洞中向外望去,远处群山连绵,郁郁葱葱,近处有一片水域,视野极为开阔。当年的龙场是一片荒夷之地,除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少有外人到此。阳明被贬龙场,当时的环境恶劣、瘴气严重、语言不通,这些都困难都被阳明一一克服。
当年的环境艰苦到什么程度呢,阳明到了龙场之后,忽一日,自京城而来经此地赴任的三人,携一子一仆,就住在不远处的驿站,阳明欲了解一下京城近况,可未及见面,三人在蜈蚣坡遭受瘴疠蛊毒相继死去。阳明虽不认识此三人,但不忍心其抛尸荒野,携带工具,将三人掩埋,并作《瘗旅文》。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胡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仅为微薄俸禄而万里奔走,命丧他乡,阳明虽与之素昧平生,祭文写的真切感人,悲客之死也正印证了自身被贬的凄凉。
从这样一件事中,足以见得当时龙场环境之恶劣,生存之艰难。阳明处于山洞之中,经常沉浸于在思索之中。一天夜里,忽而惊坐起,口中发出惊呼之声,顿悟得道,阳明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被后世称为“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正如夜空中的一颗星,光耀后人。王文成公祠门上有这样的一副对联,“三载栖迟,洞古三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
阳明在龙场创办龙岗书院,不断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在讲学研讨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思想,历经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从而形成了阳明心学的哲学体系。阳明弟子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明朝及清朝官位极高的大臣都是阳明弟子或是阳明思想的继承者,此中人物不胜枚举。
阳明心学影响之深远,在于完善和发展完整的人格之学,是直指人心灵之学。这在《传习录》及阳明的诗中都能读出来,诸如“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最让人感慨的是阳明在平定宁王叛乱,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后,一直有隐退的想法,然公务缠身,为了百姓利益和社稷安危,在南方与土匪周旋,将盘踞多年的土匪扫荡殆尽。阳明所到之处,一直在寻访能隐居讲学的场所,从阳明的诗中就能读出来,“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
阳明晚年仍在奔走,在病重之时,多次向朝廷告假归乡而不被允许,最后知悉剩日无多,便自行返乡,在归乡途中去世,仅有当地的弟子在身边。当弟子问阳明还有遗言之时,阳明说了这样的话“吾心光明,夫复何言”。圣贤的一生自是在不断的求索,不断的精进,也是与各种苦难挫折搏斗的一生。
阳明洞前两棵高大的柏树,为阳明初到龙场时亲手栽种,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如今已有几人合抱之势,郁郁苍苍的参天之状。
伫立此地,用手抚摸着其中的一颗大树,思绪难以平静。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历经落第、造贬,甚或各种危险和诽谤,加之自身的疾病,经过自身不断的追寻和探索,不断的自我完善,成为儒学的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参观完阳明洞,傍晚返回贵阳市区,在花果园小区,有一处小白宫,极为奢华,为当地一私营企业家的私人住所,据说斥资数亿元建成。小白宫的前面是一片水域,空间十分开阔,花果园小区被称之为亚洲最大的小区,有50多万人居住在这个小区里。高楼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可谓繁华热闹之所在。
白日的阳明洞和傍晚的小白宫成了鲜明的对比,阳明于山洞之中,居住三载,悟得良知之说,光耀千古,到此寻访之人寥寥无几;而在水畔的小白宫,豪华奢靡,游人如织。我们也能概可想见,再为丰盛的物质,没有思想和文化底蕴的支撑,也只能是一处人为的自然景观。对于整个人类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文化或是精神上的果实。
不禁想到,真正的快乐是精神上能够自给自足的快乐,而人生更大的意义和价值也在精神层面,这在阳明的心学中处处都可以感悟出来。
(2019.12)
关于“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纳号的签约作者“admin”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姚...
文章不错《姚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内容很有帮助